• <tbody id="d9vsc"><pre id="d9vsc"></pre></tbody>
  • <th id="d9vsc"></th>

    <rp id="d9vsc"><ruby id="d9vsc"><input id="d9vsc"></input></ruby></rp>
    <th id="d9vsc"></th>
    <tbody id="d9vsc"><noscript id="d9vsc"></noscript></tbody>
    1. <dd id="d9vsc"></dd><tbody id="d9vsc"><pre id="d9vsc"></pre></tbody>
        当前位置:首页 > 气象要闻

        西南地区气象观测站网布局方案出台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5日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 弥补西南地区气象观测站网的短板弱项,进一步支撑精准预报和精细服务水平提升,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准确率和提前量

        ■ 通过西南地区地空天立体观测站网建设,强化大气三维立体观测能力,国家级地面站平均站间距缩小至约30公里、高空气象观测站平均站间距缩小至110公里、天气雷达近地层1公里覆盖率提升至50%

        近日,中国气象局印发《西南地区气象观测站网布局设计专项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和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部署,建设西南地区地空天立体观测站网,弥补西南地区气象观测站网的短板弱项,进一步支撑精准预报和精细服务水平提升,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准确率和提前量。

        西南地区地形地貌复杂、天气系统复杂多变,是目前全国气象观测站网中较为薄弱的区域,补齐西南地区气象观测能力短板对于提升气象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和全国气象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方案》以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区域为重点,涉及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等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陕西省商洛、安康和汉中市,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和陇南市。

        《方案》明确,遵循需求导向、立体布局、灵活配置、多元投入、合作共享的原则,通过西南地区地空天立体观测站网建设,强化大气三维立体观测能力,国家级地面站平均站间距缩小至约30公里、高空气象观测站平均站间距缩小至110公里、天气雷达近地层1公里覆盖率提升至50%,进一步增强气象观测基础能力,提高预报精准度、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聚焦地面观测、高空观测和空间观测布局(地基部分),《方案》明确三方面站网布局规划。

        围绕地面观测布局,气象部门将在关键气候区遴选观测站并建设国家气候观象台,增设国家气候观测站、国家应用气象观测站(生态)、省级气象观测站、省级应用气象观测站、闪电定位仪,进一步缩短观测间距、提高观测精度。

        针对高空观测布局,气象部门将推进北斗自动探空系统、地基遥感观测系统和天气雷达观测系统建设,深化无人机气象观测业务,提高西南区域气象观测和局地灾害性、突发性天气监测水平。

        着眼空间观测布局(地基部分),气象部门将规划建设国家空间天气观测站和国家卫星遥感校验站,进一步满足航天科技和国防需求、推动构建西南地区较为完善的卫星遥感校验能力。

        中国气象局还将强化顶层设计,分省细化站网布局、统筹项目推进实施、强化数据交换共享,进一步发挥站网效益。

        (作者:史光浩 王亮?责任编辑:张林)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国产中文字幕精品无码精品
      1. <tbody id="d9vsc"><pre id="d9vsc"></pre></tbody>
      2. <th id="d9vsc"></th>

        <rp id="d9vsc"><ruby id="d9vsc"><input id="d9vsc"></input></ruby></rp>
        <th id="d9vsc"></th>
        <tbody id="d9vsc"><noscript id="d9vsc"></noscript></tbody>
        1. <dd id="d9vsc"></dd><tbody id="d9vsc"><pre id="d9vsc"></pre></tbody>